痔瘡手術要住院嗎?專業醫師親解:快速恢復、不用請長假

痔瘡雖不是立即危及生命的疾病,卻常讓人「痛不欲生」。無論是排便出血、腫脹疼痛、異物感,或是坐立難安、反覆發作,這些常見的痔瘡症狀早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許多民眾面對痔瘡時,總是在網路上搜尋「痔瘡怎麼辦?」、「哪種痔瘡治療方法有效?」、「痔瘡藥膏擦什麼?」,卻苦無明確答案。
傳統痔瘡手術雖然能解決問題,但恢復期長、疼痛感重,讓許多患者遲遲不敢就醫。如今,隨著技術進步,我們提供全新升級的次世代微創痔瘡手術,由專業醫療團隊評估個別狀況,透過黏膜保留、組織分離技術,有效減少出血與不適,大幅縮短痔瘡手術恢復期,術後回復日常生活更快速。
本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認識現代化的痔瘡治療方式,從痔瘡的成因、症狀分類、手術原理,到術後護理與費用說明,完整解析為什麼「不再拖延、及早處理」才是真正遠離痔瘡痛苦的第一步。


 
大腸直腸外科蕭慕琦醫師親自領銜醫療團隊_白雪翠醫師&王子瑄醫師-次世代舒眠微創痔瘡手術 | 佳飛雅醫美

痔瘡的症狀會有哪些?

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

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

排便過程中伴隨鮮紅色出血,是痔瘡最典型的表現之一,常出現在解便後擦拭時發現衛生紙上有血跡。
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

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

感覺肛門口有腫脹或異物般的凸起,有時坐下或行走時也會感受到不適或異樣感。
觸痛或持續性疼痛

觸痛或持續性疼痛

肛門區域出現壓痛,或在日常活動與排便後持續感到疼痛,常見於發炎或血栓性痔瘡。
搔癢感、灼熱感

搔癢感、灼熱感

肛門周圍皮膚易因分泌物、摩擦而出現搔癢或灼熱不適,亦可能與內外痔交錯有關。
脫肛,可能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

脫肛,可能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

部分患者會出現痔瘡脫垂,伴隨肛門組織凸出或下墜感,嚴重時需手動推回或導致行動不便。

 

痔瘡的形成原因是什麼?

一般肛門的皮膚與直腸的黏膜層以齒狀線為分界。在齒狀線以內的痔瘡稱為內痔,以外的則稱為外痔。內外痔都有的情況,稱為混合痔。

痔瘡組織其實天生人人都有

痔瘡組織其實天生人人都有:

痔瘡,其實不是「長出來的東西」,而是人體本就存在的正常結構。肛門周圍的痔瘡軟墊由血管、結締組織與肌肉所組成,原本的功能是協助控制排便、維持肛門閉合。

病態痔瘡病徵示意圖

病態痔瘡可能受到以下刺激而形成:

然而,當這些軟墊長期受到異常壓力,如反覆便祕、腹瀉、用力解便、懷孕、久坐久站、長時間蹲廁所等等情況,就可能導致血流滯留、靜脈腫脹、肌肉纖維受損。久而久之,原本穩定的組織結構失去支撐,產生鬆弛、脫垂或出血等問題,這就是所謂的「病態痔瘡」。
也因此,痔瘡的形成不全然是天生體質問題,更多是來自於後天生活習慣的影響。調整排便習慣、改善姿勢與增加運動,都能有效預防痔瘡惡化;若已有明顯症狀,則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需進一步治療。

外痔

 

外痔(如上圖)則是發生在齒狀線以外,因為反覆腫脹發炎導致的。因為是身體皮膚組織,且外圍由上皮細胞組成,所以形狀常常奇形怪狀且不易出血。主要以疼痛腫脹、搔癢、異物感為表現。

混合痔

 

混合痔(如上圖)發生於齒狀線上下的地方,其內外相連合為一體,沒有明顯的分界,成為混合痔瘡。大部份痔瘡是混合痔,只是內外之比重不同而已。


痔瘡的9大高危險群,你中了幾項?

羅馬絕對不是一天造成的。平時不良的生活型態,就是造成疾病的原因。

便祕、腹瀉等排便習慣異常

便祕、腹瀉等排便習慣異常

長期便祕需用力解便,或腹瀉時頻繁排便,都會反覆刺激肛門組織,使痔瘡軟墊過度充血、腫脹,進而導致病變。
熬夜、作息不正常

熬夜、作息不正常

生理時鐘紊亂會影響腸道蠕動與血液循環,降低身體修復力,使痔瘡更容易惡化,且不利於恢復。
纖維與水分攝取不足

纖維與水分攝取不足

缺乏膳食纖維與水分會導致排便困難,使得排便時腹壓升高,增加痔瘡發作的風險。
偏好辛辣刺激性食物

偏好辛辣刺激性食物

過多辛辣、油炸或刺激性食物會導致肛門周圍血管擴張、充血,加重痔瘡腫脹與不適。
久站、久坐、長時間蹲廁

久站、久坐、長時間蹲廁

這些情形會導致下半身靜脈回流變差,肛門區域的壓力與血液滯留增加,讓痔瘡更容易出現或惡化。
懷孕等腹壓增加狀況

懷孕等腹壓增加狀況

缺乏膳食纖維與水分會導致排便困難,使得排便時腹壓升高,增加痔瘡發作的風險。
進行劇烈運動,如重訓

進行劇烈運動,如重訓

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可能造成瞬間腹壓過大,對肛門軟墊產生強大壓力,誘發痔瘡或使其惡化。
吸菸習慣

吸菸習慣

吸菸會影響血管彈性與末梢循環,增加痔瘡復發與慢性不適的風險。
酗酒與肝病病史

酗酒與肝病病史

過量飲酒與慢性肝病患者常伴有門脈高壓與靜脈回流異常,導致肛門周圍血管壓力升高,易形成痔瘡。

 

如何有效預防痔瘡?

 

  • 避免久站、久坐、久蹲,上班族請定時起身活動。
  • 避免如廁時間過長,避免使用手機、看報。
  • 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。
  • 保持肛門清潔與乾燥,便後可用清水沖洗肛門。
  • 避免熬夜,以及飲酒或辛辣類等刺激食物。
  • 充足的飲水量,正常人每日所需喝水量約為1800-2000cc
  • 多吃高纖蔬果,如奇異果、香蕉、花椰菜都是不錯的選擇,可使大便鬆軟,預防便秘。
  • 可以從事較為緩和的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。
  • 長時間久坐時,可在就寢前行溫水坐浴,達到放鬆、減輕肛門部位的壓力。

痔瘡的嚴重度也有分等級?看看你是哪一級

第一級|痔瘡未脫出肛門

第一級|痔瘡未脫出肛門

排便時可能出現少量鮮紅色出血,有時伴隨搔癢或分泌物,但痔瘡組織尚未脫出肛門口,通常症狀較輕微。
第一級|痔瘡未脫出肛門

第二級|痔瘡會脫出但會自動縮回

除了出血外,排便時痔瘡會暫時性脫出肛門,但排便結束後可自行縮回,屬於中度痔瘡,需留意惡化風險。
第三級|痔瘡脫出需手動推回

第三級|痔瘡脫出需手動推回

痔瘡體積增大,排便後會脫出肛門,且無法自行縮回,需以手推方式協助復位。此階段已明顯影響日常生活,建議接受進一步治療評估。
第四級|痔瘡無法推回,長時間脫出

第四級|痔瘡無法推回,長時間脫出

痔瘡組織長時間脫出肛門外,即使手動亦無法推回,常伴隨嚴重出血或疼痛,屬於重度病態痔瘡,通常需手術處理。

 

如何診斷痔瘡?

視診

視診

評估肛門及肛門周圍的皮膚是否有異常,以及是否有內痔突出。
肛門指診

肛門指診

評估痔瘡位置及判別腫瘤的可能性,並評估患者的肛門括約肌壓力。
肛門鏡

肛門鏡

使用痔瘡確診的診斷工具,並藉以評估痔瘡的嚴重程度,同時也可檢查患者是否有肛裂的跡象。

手術方式有哪些?有什麼優缺點?

手術方式 優點 缺點

次世代微創痔瘡手術

  • 疼痛感低,術後舒適
  • 傷口小、恢復快
  • 免排隊等通知、掛不到號
  • 自我照護簡單、無需住院
  • 保留黏膜、組織自然癒合
  • 一週內可大幅改善症狀
  • 需由專業經驗醫師執行

血栓清除手術

  • 切口小、出血少
  • 恢復期短,常見於急性外痔
  • 適用於特定類型痔瘡
  • 僅能解決血栓,不適用全部情況

傳統痔瘡手術

  • 可完整切除內外痔組織
  • 治療徹底
  • 術後傷口較大、疼痛感明顯
  • 恢復期長、自我照護較繁瑣

微創環狀切除手術(PPH)

  • 治療中重度內痔脫垂效果佳
  • 環狀固定組織,癒合良好
  • 可能出現術後併發症
  • 外痔需另行處理

 

非手術的治療方式

治療方式 適用對象與情境 優點 缺點

達促朗膜衣錠(Daflon)

達促朗膜衣錠
  • 急性痔瘡但不欲手術者
  • 孕婦、年長者或手術風險高者
  • 手術後作為輔助治療
  • 口服方便,無需麻醉
  • 可改善腫脹、疼痛
  • 促進靜脈回流,副作用少
  • 輕中度痔瘡較有效
  • 重度需搭配其他治療

外用藥膏與栓劑

外用藥膏與栓劑
  • 初期痔瘡患者
  • 局部搔癢、腫脹者
  • 使用方便
  • 短期緩解症狀快
  • 無法根治
  • 長期使用恐刺激皮膚

溫水坐浴

溫水坐浴
  • 所有痔瘡患者
  • 孕期與術後保養
  • 改善循環
  • 降低疼痛與不適
  • 需長期實施
  • 對嚴重痔瘡效果有限

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

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
  • 長期便秘、久坐者
  • 所有痔瘡患者
  • 從根本改善病因
  • 有助預防復發
  • 效果需時間
  • 需持之以恆

橡皮筋結紮術

  • 反覆出血的內痔患者
  • 不適合手術者
  • 門診施作,快速無麻醉
  • 療效穩定,復發率低
  • 術後短期內可能疼痛
  • 結紮後需注意排便與脫落
 

硬化療法(注射)

  • 無法耐受結紮術者
  • 年長或體弱者
  • 操作快速,可重複
  • 門診注射即可完成
  • 效果有限,易反覆
  • 藥劑需專業施打

冷凍治療

  • 不適合傳統療法者
  • 其他治療失效後嘗試
  • 局部處理,破壞痔瘡組織
  • 不需切除或開刀
  • 術後分泌多、氣味重
  • 副作用高,已少用

次世代微創痔瘡手術|9大優勢

次世代微創痔瘡手術|蕭慕琦醫師親自帶領專業醫療團隊_白雪翠醫師x王子瑄醫師|9大優勢

1. 傷口小

使用精細式雙極能量組織凝結刀,微創傷口小、恢復快。

2. 低麻醉風險

手術時間短,麻醉量低,安心更升級。

3. 微創低出血

雙極止血技術,有效減少術中與術後出血。

4. 不需要住院

門診完成,當天返家,療程便利無負擔。

5. 傷口恢復快

組織保留多,癒合期短、疼痛感輕微。

6. 可正常上班

多數患者隔天即可恢復日常,不影響生活節奏。

7. 減少併發症

手術標準化+專業操作,有效降低風險。

8. 術後低疼痛感

微創搭配舒適麻醉,疼痛控制更有感。

9. 療程一次到位

檢查、手術、回診一站式完成,不必來回奔波。


蕭慕琦醫師親自領軍,打造值得信賴的醫療團隊

次世代微創痔瘡手術-學經歷、節目專訪、明星藝人指定;電視外科名醫-蕭慕琦醫師 | 佳飛雅醫美

醫師專欄-精選影音衛教專區

蕭慕琦醫師

外科女俠告訴你痔瘡術後如何保養屁屁!飲食該注意什麼?

懷孕期間、產後痔瘡找上門?媽媽們如何治療呢?

傳統痔瘡手術vs微創痔瘡手術差在哪?有不用開刀的方式嗎?

注意!這4大壞習慣惹痔瘡上身!

只要10分鐘!教你簡單緩解痔瘡&術後疼痛!

白雪翠醫師

你不敢問的,我們幫你問了!有痔瘡還可以肛交嗎?廔管和痔瘡差在哪?讓歐膩幫你破解這些小迷思!

痔瘡的醫美保險知多少?理賠範圍?三分鐘帶你一次搞懂痔瘡保險理賠


     
為什麼選擇佳飛雅?我們擁有專業醫護諮詢團隊、千台以上資深手術經驗、認證醫師/微整證照

 

術前注意事項

 
  1. 手術前一晚口服輕瀉藥,術前禁食禁水8小時。
  2. 手術當日術前點滴注射,備口服藥及藥膏帶回。
  3. 穿著寬鬆舒適、勿配戴飾品,並卸掉光療指甲。
  4. 阿斯匹林、冬蟲夏草、銀杏、魚油等保健食品請停用一週。
  5. 未滿 18 歲或無行為能力的就醫者應由其監護人陪同就醫和簽字。

 

術後注意事項

 
  1. 當天術後頭有點暈暈重重的屬正常現象,因為麻醉藥未代謝完全,多喝水解尿後會改善許多。
  2. 當天術後不會有劇烈疼痛,可自行走路回家,不建議開車或騎車,建議坐車回家。
  3. 當天手術後宜多休息。
  4. 溫水坐浴,清水泡盆,每次10-15分鐘;若腫脹感明顯可溫水坐浴一天3-4次幫助局部循環緩解疼痛。
  5. 醫師開立的口服藥,定時定量服用,每天請攝取大量2000cc的水分及大量蔬果,勿吃刺激性食物(如辛辣、油炸食物)及活血燥熱食補藥品。
  6. 術後兩週不抽菸、不喝酒、不搬重物、激烈運動。

常見問題|痔瘡女性私密專業女醫團隊:王子瑄/蕭慕琦/白雪翠醫師

常見問題Q&A

 
恢復期大約7-10天左右傷口便初步癒合
排便時會有些微鮮血,乃正常現象,若於30-60分鐘內不斷排出大量糞便/鮮血及血塊,或在一小時內迅速浸濕衛生棉或護墊,請盡速與我們聯絡回診
如有部分腫脹或瘀血是正常的,腫脹感一般在術後二至三週消失
術後兩週不抽菸喝酒(抽菸會明顯增加皮膚壞死和傷口癒合的時間) 、不過度運動、不負重